一如往常,5點半多就已經清醒,待盥洗與整理行李後,便牽著車子搭乘電梯下樓。
經過櫃檯時,看見老闆娘躺在涼椅上呼呼大睡,於是只好偷偷地將房門鑰匙放在櫃檯上,便走出飯店,展開今天的旅途。
大甲鐵战山
西部的風景較為單調,所以今天打算沿著台1線,來個海線鐵道之旅。
台鐵海線的車站,從竹南往南,依序的站名分別為竹南、談文、大山、後龍、龍港、白沙屯、新埔、通霄、苑裡、日南、大甲、台中港、清水、沙鹿、龍井、大肚、追分、彰化等18站。而在日據時期建造的木造車站共有五座,分別為談文、大山、新埔、日南、追分,除追分車站外,其餘的車站皆以同樣的藍圖建造而成。
苑裡車站
不論是騎機車或者騎單車環島,每次經過苑裡時,都是沿著台1線走,鮮少會進入市區。趁著這次獨自騎乘著單車機會,改變一下過往的習性,就直接進入苑裡市區閒晃。
不知道這幾隻大煙囪算不算是通宵的地標
唸大學時,偶而搭乘火車往來台北與彰化之間。記得曾經聽Coulo說過,搭乘台鐵海線火車,當你看見大煙囪時,表示已經到通宵,而離彰化也不遠了。
通宵車站
白沙屯車站
白沙屯拱天宮
依稀記得第一次單車環島,經過白沙屯恰巧遇上媽祖遶境。那時候整條台1線上,停滿了遊覽車,路旁滿滿的都是人群,好不熱鬧。這次再次到訪白沙屯,就走進村落,無目的地亂逛。
後龍車站
大山車站
當時興建的海線古老木造車站,包含談文、大山、新埔、日南、追分等站,簡易標準形式的站房設計,概以日式木造為主體,其建築風格皆十分近似,如不等斜三角形屋頂、Y字形廊柱環列、入口雙木並立、屋頂側邊圓形之牛眼窗及夯土牆(以竹條橫直編織成牆面的內部支撐附著結構,再用泥土和米糠混合塗抹)構造等特色,讓海線鐵路益顯古意盎然,近幾年來,這些木造車站吸引不少鐵道迷造訪,連婚紗業者也絡繹前來。
- 摘自 台灣鐵路管理局
木造柵欄的剪票口與Y字形廊柱
屋簷下有個牛眼窗及兩個矩形氣窗
談文車站
頭份
香山車站
來到香山車站時,大約為上午10點多,還剩下快80公里的路程,初略估算時間,最快也要下午2點多就可以回到台北。
本來想一刻不停歇的趕回台北,但還是輸給炙熱的艷陽。中午12點多,躲進湖口的某家全家便利商店,喝著冰涼的汽水,暢快的消暑一番,但這一待,也足足停留快40分鐘。
不知道是不是約接近台北,耐熱的意志力越來越薄落,一路上也是走走停停,直到下午4點多才抵達家門。
GJ1
預計路程:台中大甲 > 台北永和
實際路程:
台中大甲 > 台1線 > 苗栗通宵 > 白沙屯 > 後龍 > 新竹 > 中壢 > 桃園 > 台1甲線 > 110縣道 > 台北鶯歌 > 樹林 > 土城 > 中和 > 台北永和
車行時間:7時37分55秒
里程:164.34公里
平均速度:21.5 KM/Hr
最高速度:46.1 KM/Hr
總里程數:5168.1公里
累積總里程數:15168.1公里
環島累積里程:1126.54公里
活動時間:0545 ~ 1610
路線: